时间: 2025-04-30 15:3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2:21
“千思万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思考得非常深入、细致,考虑的问题非常多。这个成语强调了思考的广度和深度,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会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考虑。
在文学作品中,“千思万虑”常用来描绘主角在重大决策前的内心活动,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在选择人生道路时的犹豫不决。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过于谨慎或犹豫不决。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决策过程中的全面考虑。
“千思万虑”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结构对称,意义深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深入思考的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深思熟虑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决策和处理重要事务时。因此,“千思万虑”在社会文化中承载了这种价值观,强调了谨慎和周全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人以稳重、深沉的印象,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个在昏暗的灯光下,独自沉思的身影。它传达了一种对问题的认真态度和对结果的负责任感。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面对职业选择时感到千思万虑,每一个决定都似乎影响深远,这种感觉让我更加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千思万虑夜未央,星辰指引梦的方向。”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安静的图书馆,一个人独自坐在角落,灯光柔和,书籍堆叠,象征着千思万虑的状态。听觉上,可能是深夜的寂静,只有偶尔的书页翻动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onder over”或“weigh one's option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深入思考的含义。
“千思万虑”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个人的思考过程,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谨慎和周全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文化内涵。
千思万虑尽如空,一笑一言真可贵。
学者用功,虽~,只是要复他本来体用而已,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来。
1.
【千】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千,十百也。
【组词】
千夫、 千门、 千社、 千祀、 总数为一千、 千乘、 千载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引证】
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清丽千眼。
【组词】
千千、 千般、 千寻、 千钟、 千万劫、 千式百样、 成千上万、 白发三千丈、 千丁、 千人坑、 千山、 千百、 千帆、 千和、 千指、 千品、 千度、 千衲、 千骑、 千颦
2.
【思】
多胡须的样子
【组词】
于思
3.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4.
【虑】
(形声。从思,虍(hū)声。本义:思虑,谋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虑,谋思也。 、 《墨子·亲士》-非士无与虑国。 、 《诗·小雅·雨无止》-弗虑弗图。 、 《荀子·礼论》-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 、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 、 《战国策·燕策》-足下更虑之。
【组词】
考虑、 虑尽、 虑佚、 虑事多暗、 虑思、 虑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