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9:3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9:39:37
凭空捏造事实,对人加以诬陷和毁谤。
谣诼谓余以善淫。
记得提倡白话那时,受了许多~,而白话终于没有跌倒的时候。
1.
【谣】
(形声。)。
【引证】
《韩诗章句》-有章句曰歌,无章曲曰谣。 、 《国语·晋语》-辨妖祥于谣。 、 《书·大传》-其歌声比余谣。 、 《列子·周穆王》-西王母为王谣。 、 《诗·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流言。
【引证】
《楚辞·离骚》-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组词】
谣诱
2.
【诼】
(形声。从言,豖(chù)声。本义:造谣,谗谤) 同本义。
【引证】
《楚辞》-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 王逸《九思·逢尤》-被诼谮兮虚获尤。
【组词】
诼潜、 诼谣
3.
【诬】
欺骗。
【引证】
司马迁《报任安书》-因为诬上,卒从吏议。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佞誉诬谀。
【组词】
诬禄
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害人。
【引证】
《易·系辞》-诬善之人,其辞游。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诬守纳己赇。 、 、
【组词】
诬扳、 诬罪、 诬系、 诬良为盗;诬言、 诬罔、 诬诋、 诬善
4.
【谤】
(形声兼会意。从言,旁声。本义:在背后公开地议论或批评某人的短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谤者道人之实,事与诬谮不同。大言曰谤,小言曰诽,曰讥。-谤,毁也。 、 《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 、 《战国策·齐策》-有能谤讥于市朝。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以致天下怨谤也。
【组词】
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