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2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26:10
牛头旃檀:这是一个复合词,由“牛头”和“旃檀”组成。在**文化中,“牛头”通常指牛头形状的佛像或雕刻,而“旃檀”是一种珍贵的香木,常用于制作佛像或作为供品。因此,“牛头旃檀”可以理解为用旃檀木制作的牛头形状的佛像或雕刻。
在文化中,“牛头旃檀”常用于描述特定的佛像或雕刻,这些物品通常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意义。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用来象征的庄严和神圣。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艺术或**仪式时。
同义词:旃檀佛像、牛头佛像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但可以与非**物品或普通木雕相比较。
“牛头旃檀”一词源自文化,其中“牛头”可能来源于某些故事或传说中的形象,而“旃檀”则是一种古老的香木,自古以来就被用于仪式和艺术创作。随着的传播,这个词逐渐被更多人所熟知。
在文化中,牛头旃檀佛像或雕刻被视为神圣和庄严的象征,常用于寺庙供奉或个人修行。这些物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承载着深厚的意义和历史传统。
提到“牛头旃檀”,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宁静、庄严和神圣的氛围。这种联想可能源于对文化的尊重和对艺术的欣赏。
在参观一座古老的寺庙时,我曾亲眼见到牛头旃檀佛像,其精美的雕刻和庄严的氛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可以将“牛头旃檀”融入到对**艺术的赞美中:
在静谧的寺庙深处,
**牛头旃檀佛像矗立,
岁月在其上刻下痕迹,
却更显庄严与神圣。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牛头旃檀佛像的精美雕刻和深邃的木纹。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寺庙中的诵经声或钟声,营造出一种宁静和庄严的氛围。
在其他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牛头旃檀”的词汇,但类似的艺术和神圣物品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存在,如**教的圣像或伊斯兰教的清真寺装饰。
“牛头旃檀”这个词在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代表了艺术的精美,还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和历史传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独特之处。
1.
【牛】
(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引证】
《说文》-牛,大牲也。 、 《易·说卦》-坤为子母牛。 、 《左传·昭公五年》-纯离为牛。 、 《礼记·坊记》-东邻杀牛。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牛曰太牢。 、 《周礼·载师》。司农注:“牛田以养公家之牛。”-牛田牧田。 、 《乐府诗集·敕勒歌》-风吹草低见牛羊。 、 唐·白居易《卖炭翁》-系向牛头充炭直。 、 《聊斋志异·促织》-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
【组词】
耕牛、 牛酒、 牛旄、 牛性、 牛埭、 牛领、 牛具、 牛刀、 牛蓑、 牛骥同皂、 牛后、 牛眠地
2.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
3.
【旃】
(形声,本义:赤色的曲柄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旃,旗曲柄也。周礼曰:“通帛为旃。 、 《释名·释兵》-通帛为旃。通以赤色为之。 、 《谷梁传·昭公八年》-置旃以为辕门。
4.
【檀】
(形声。从木,亶(dǎn)声。本义:木名。古书中称檀的木很多,时无定指。常指豆科的黄檀,紫檀(即红木);榆科的青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檀,檀木也。 、 《诗·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
【组词】
檀车、 檀板、 檀柘、 檀桐、 檀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