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0:52
“号天叫屈”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向天大声呼喊,表达自己的冤屈和不平。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因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冤枉而极度悲愤,希望通过大声呼喊来寻求公正和同情。
在文学作品中,“号天叫屈”常用于描述主人公在遭受极大冤屈时的情感爆发,如在古典小说或戏剧中的冤案情节。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任何人在感到极度不公时的情绪反应。在法律或社会学专业领域,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讨论冤案的形成和解决机制。
同义词:喊冤、鸣冤、诉苦、申冤
反义词:无冤无仇、心甘情愿
“号天叫屈”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冤屈的普遍感受和寻求公正的愿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表达极度冤屈的常用语。
在传统文化中,冤屈和不公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许多文学作品和历史都涉及这一主题。因此,“号天叫屈”这个成语在**文化中具有深厚的社会和情感意义。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同情和愤怒,因为它描绘了一个无辜者遭受不公的悲惨情景。这种情感反应可能会影响我对社会正义的看法和表达。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目睹朋友因为不公正的待遇而感到极度沮丧,那时我深刻体会到了“号天叫屈”的情感力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黑暗的夜里,他号天叫屈,星辰也为之动容,洒下银色的泪珠。”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孤独的身影在荒野中向天空呼喊,背景是苍凉的风景。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悲壮的音乐,如交响乐中的悲怆乐章。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ry out to the heavens”或“protest to the skies”,都表达了类似的情感和动作。
“号天叫屈”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也是文化和情感的载体。它提醒我们关注社会正义,同情那些遭受不公的人。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更深刻地理解人性和社会。
又是一顿板子,送下死囚牢里。方六一随入看视,假意号天叫屈。
1.
【号】
扬言有。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组词】
口喧佛号
命令,发令。
【引证】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发枪之号。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明诏大号。
【组词】
号令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叫】
(形声。本义:呼,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叫,嘑也。 、 《诗·小雅·北山》-或不知叫号。 、 《楚辞·疾世》。注:“急呼也。”-叫我友兮配耦。 、 张衡《思玄赋》-叫帝阍使辟扉兮。 、 唐·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
【组词】
叫命、 叫聒、 叫号、 叫头、 叫曲
4.
【屈】
(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屈,拗曲。 、 《正字通》-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 、 《易·系辞》-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 马中锡《中山狼传》-猬缩蠖屈。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不可屈伸。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安能屈豪杰。 、 清·方苞《狱中杂记》-屈膝叩首。 、 清·张廷玉《明史》-不当屈。
【组词】
屈指询算、 屈律、 屈卮、 屈申、 诎屈、 屈伸、 屈屈、 屈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