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4:19
词汇“[圜法]”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圜法”字面意思是指圆形的法则或规律。在古代汉语中,“圜”指的是圆形或圆周,而“法”则指法则、规律。因此,“圜法”可以理解为与圆形相关的法则或规律。
在古代文献中,“圜法”可能出现在与天文、历法或哲学相关的语境中。例如,在描述天体运行规律或宇宙观时,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但在某些学术或古文研究中可能会被提及。
“圜”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形状像一个圆圈,表示圆形。“法”字则有法则、规律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圜法”这个词汇在日常语言中逐渐被更通俗的表达所替代,如“圆形规律”、“圆周法则”等。
在**古代文化中,圆形常被赋予完整、和谐、循环的象征意义。因此,“圜法”可能与这些文化观念有关,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秩序和自然规律的理解。
提到“圜法”,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智慧和深邃的哲学思考。它带有一种古朴、神秘的情感色彩,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远。
由于“圜法”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但在阅读古代文献或进行相关学术研究时,了解这个词汇的意义和用法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创作一首关于宇宙的诗歌时,可以这样使用:
星辰循圜法,
日月转无涯。
宇宙深且广,
思绪随风飘。
提到“圜法”,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夜空中旋转的星辰,或是古代天文学家绘制的星图。视觉上,它可能与圆形、旋转的图案相关;听觉上,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钟声或天体的运行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拉丁语中的“circulus”(圆)和“lex”(法),或是英语中的“circular law”(圆形法则)。这些词汇都表达了与圆形相关的规律或法则。
“圜法”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宇宙和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了解和学这样的词汇,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还能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样的词汇能够为我们的语言增添一份古雅和深度。
1.
【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浑圆为圜,平圆为圆。圆之规为圆。-圜,天体也。 、 《吕氏春秋·圜道》注-圜,天道也。 、 《吕氏春秋·序意》。注:“天也。”-大圜在上。 、 《易·说卦》-乾为天,为圜。 、 《楚辞》-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组词】
圜邱、 圜方、 圜宰;圜道
牢狱。
【引证】
《周礼》-司圜中士六人。
【组词】
圜土、 圜扉、 圜墙、 圜门
2.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引证】
《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 《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盐铁论·诏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 、 《管子·心术》-杀戮禁诛谓之法。 、 《大戴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 、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