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4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45:38
“上命”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上级下达的命令或指示。它强调了命令的权威性和来自更高层级的性质。
“上命”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上”表示高层次或上级,“命”表示命令或指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地用于正式或严肃的语境。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和服从上级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价值。因此,“上命”在社会背景中承载了权威和尊重的含义。
“上命”可能让人联想到责任、纪律和权威。它可能引起一种必须服从的压力感,也可能激发对权威的尊重。
在职业生涯中,我曾多次遇到需要严格遵守上命的情况,这让我学会了如何在权威和自主之间找到平衡。
在诗歌中,“上命”可以用来象征不可抗拒的力量或命运的安排:
上命如风,不可违逆, 心中虽有千般不愿, 仍须低头,默默前行。
视觉上,“上命”可能让人联想到严肃的办公室环境,墙上挂着的规章制度;听觉上,可能是上级严肃的语调和命令的口吻。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orders from above”或“higher command”,它们传达了类似的权威和层级概念,但在使用和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
“上命”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它不仅是语言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结构和价值体系的反映。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上命”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语言的精确性和文化内涵。
1.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2.
【命】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命,使也。 、 汉·蔡邕《独断》-出君下臣名曰命。 、 《贾子·礼容》-语下命者,制令也。 、 《文选·闲居赋序》注-凡尊者之言曰命。 、 《诗·大雅·卷阿》-维君子命。 、 《仪礼·燕礼》-某固辞不得命。 、 《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命田舍东郊。 、 《列子·汤问》-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 清·周容《芋老人传》-命妪煮芋。 、 白居易《琵琶行序》-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组词】
命酌、 命席、 命酒、 命乐、 命官、 命材、 命事、 命使、 命将、 命相、 命讨、 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