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5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57:33
词汇“杏装”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杏装”的分析:
“杏装”字面意思是指用杏树的枝叶或杏花装饰的服装或物品。在古代文学中,有时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或女子的服饰。
由于“杏装”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语境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色或女子的服饰,如“杏装素裹”形容女子穿着淡雅。
“杏装”由“杏”和“装”两个字组成。“杏”指杏树或杏花,“装”指装饰或服装。在古代文学中,这个词可能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色或女子的服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淡出了日常语言的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杏花象征着春天和生命的复苏。因此,“杏装”可能在古代文学中被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象或女子的服饰,以表达对生命和自然美的赞美。
“杏装”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联想到春天的气息和女子的温婉。它可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传统文化的怀旧情感。
由于“杏装”不常用,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这个词汇。但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从而增加对古代文化美学的理解。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将“杏装”作为一个富有诗意的元素,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色或女子的服饰,增添作品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美感。
由于“杏装”是一个特定于汉语文化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在跨文化交流中,可能需要解释其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
“杏装”作为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它的意义和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中。在现代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文学的美学追求。尽管它在日常交流中不常用,但在特定的文学和艺术创作中,它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1.
【杏】
木名。杏树 。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宽卵形,花单性,白色或粉红色,果实圆形,成熟时黄红色,味酸甜。
【引证】
《说文》。按,尚省声。-杏,杏果也。从木,可省声。 、 《管子》-五沃之土,其木宜杏。 、 《庄子》-孔子游缁帷之林,坐杏坛之上。 、 《礼记·内则》-桃李梅杏,楂梨姜桂。
【组词】
杏苑、 杏林、 杏林得意
杏花。
【引证】
《红楼梦》-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组词】
杏雨、 杏腮、 杏装、 杏殇、 杏靥
2.
【装】
(形声。从衣,壮声。本义:行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装,裹也。 、 《史记·郦生陆贾传》-橐中装。 、 张衡《思玄赋》。注:“束也。”-简元辰而俶装。 、 《文选·傅毅·舞赋》-顾形影,自整装。 、 《战国策·齐策四》-于是约车治装,载卷契而行。 、 《战国策·燕策》-为装遣荆轲。
【组词】
装囊、 装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