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5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3:42
词汇“危寄”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组合,“危”通常指危险、不安全的状态,而“寄”则有寄托、依赖的含义。将两者结合,我们可以推测“危寄”可能指的是一种依赖于危险状态或在不安全情况下寄托希望的行为或状态。
由于“危寄”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人物在困境中的心理状态,或者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军事、探险等)中描述特定的战术或策略。
由于“危寄”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可能是由“危”和“寄”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语境。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危寄”可能被用来形容人们在危机时刻的团结和互助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紧急情况或危机管理时,可能会用到类似的表达。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危寄”来表达在困境中的希望和依赖:
在风暴的中心,
我们危寄于彼此的怀抱,
希望如灯塔,
在黑暗中指引方向。
由于“危寄”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危寄”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描述在危险或不安全状态下寻求依赖和希望的独特视角。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特定情境下的情感和状态。
1.
【危】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危,在高而惧也。 、 《鬼谷子》。注:“山高也。”-决危而美名者。 、 《国语·晋语》。注:“高险也。”-榣木不生危。 、 《孝经》。郑注:“殆也。”-高而不危。
2.
【寄】
(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奇声。本义:寄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寄,托也。 、 《仪礼·丧服》传-寄公者,何失地之君也。 、 《论语》。皇疏:“寄是暂寄有反之目也。”-可以寄百里之命。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组词】
寄籍、 寄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