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2:46
“卖俏倚门”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女子倚靠在门边,故意展示自己的美貌以吸引他人注意。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女性故意卖弄风情,以吸引异性的注意。
在文学作品中,“卖俏倚门”常用来描绘女性角色的风情万种,如古代诗词中对妓女或宫女的描写。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带有一定的贬义,暗示女性行为轻浮或不端庄。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较少使用,主要出现在文学研究和历史文献中。
“卖俏倚门”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中对女性形象的描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仍然保留了其原始的意象和情感色彩。
在**传统文化中,女性的行为举止被赋予了特定的社会期望和规范。“卖俏倚门”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行为的一种评价,即认为女性不应过于张扬自己的美貌和风情,而应保持端庄和谦逊。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复杂的,一方面它描绘了一种女性特有的风情和魅力,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暗示了社会对女性行为的限制和批评。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这个成语在表达时需要谨慎。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遇到过“卖俏倚门”这个成语,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古代文学中对女性形象的描绘和评价。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柳絮飞,
卖俏倚门笑语回。
红颜易老情难老,
一曲琵琶诉心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古代女子倚靠在门边,面带微笑,眼神中透露出风情。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古典的**音乐,如古筝或琵琶曲,来增强这种古代风情的感觉。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lirting at the door”,但这个表达没有“卖俏倚门”这个成语所蕴含的丰富历史和文化背景。
“卖俏倚门”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一种特定的女性形象,还反映了社会对女性行为的期望和评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成语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对于准确使用和传达信息至关重要。
1.
【卖】
(会意。小篆字形。从出,从买。将收进的财物卖出。本义:以货物换钱。与“买”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灏曰:“出物货曰‘卖’,购取曰‘买’,祗一声之轻重。与物美曰‘好’,好之曰‘好’,物丑曰‘恶’,恶之曰‘恶’同例。窃谓‘买、卖’本是一字,后以其声异,故从‘出’以别之。”-卖,出物货也。 、 贾谊《论积贮疏》-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 明·刘基《卖柑者言》-有卖果者。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 、 晁错《论贵粟疏》-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组词】
卖炭得钱;出卖、 卖动、 卖缺、 卖冰、 卖婆、 卖婚、 卖爵、 卖货、 卖春、 卖契、 卖妻鬻子、 卖文
2.
【俏】
(形声。从人,肖声。本义:相貌美好)。
有利可图。
【引证】
老舍《骆驼祥子》-没点胆子哪能找到这么俏的事!
3.
【倚】
(形声。从人,奇声。本义:斜靠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倚,依也。 、 《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 、 《史记·刺客列传》-倚柱而笑。 、 《韩非子·内储说下》-倚于郎门。 、 《韩非子·解老》-故曰:“祸兮福之所倚。 、 唐·柳宗元《三戒》-荡倚冲冒。 、 、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倚望、 倚身、 倚门
4.
【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引证】
、 《白虎通》-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 、 《墨子·号令》-门常闭。 、 陶渊明《归去来辞》-门虽设而常关。
【组词】
门阑、 门钉、 门楔、 门吊儿、 门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