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4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49:23
“武城宰”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古代掌管武城(即军事要塞或城池)的官员。在古代**,城池的管理通常分为文官和武官,武城宰属于武官系统,负责城池的军事防御和治安管理。
在文学作品中,“武城宰”可能出现在描述古代战争、城池防御或官员职责的场景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题材的讨论或专业历史学者的交流中可能会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考古学或军事学中,这个词汇用于描述古代军事组织和行政体系。
“武城宰”一词源于古代**的官制体系。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职位和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特别是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已经很少使用,更多地出现在历史文献和学术研究中。
在古代**,武城宰的角色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军事防御的重视。这个职位通常由有军事背景和经验的人担任,反映了古代社会文武分治的特点。
提到“武城宰”,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战争的紧张气氛、城池的坚固防御以及官员的责任感。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历史厚重感和军事严肃性。
在学*和研究**古代历史时,我曾遇到过“武城宰”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古代城池管理和军事组织的特点。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战争的诗歌时,可以使用“武城宰”来描绘城池的防御和官员的英勇:
铁甲寒光映城墙,
武城宰立高台望。
敌军如潮涌来急,
守城将士心不慌。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武城宰站在城墙上,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城墙下是准备迎战的士兵。背景音乐可能是古代战争的号角声和战鼓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职位可能包括古罗马的城防官或中世纪欧洲的城堡领主,虽然具体职责和名称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城池防御的重视。
“武城宰”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于现代汉语,但它对于理解古代*的军事和行政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背景。
1.
【武】
(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引证】
《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 、 《易·履》-武大为于大君。 、 《诗·郑风·羔裘》-孔武有力。 、 《楚辞·九歌·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
【组词】
英武、 威武、 武色、 武车、 武健、 武断乡曲
指干戈军旅之事。
【引证】
《韩非子·五蠹》-德不厚而行武。 、 《三国志·诸葛亮传》-用武之国。 、 《资治通鉴》-无用武之地。 、
【组词】
武弁、 武不善作、 武训、 武略、 武教、 武运、 武德
2.
【城】
(会意。从土,从成,成亦声。本义:城墙)。
同本义 。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
【引证】
《说文》-城,所以盛民也。 、 《礼记·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 、 《史记·田单列传》-使老弱女子乘城。 、 《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天子周城,诸侯轩城。”-百雉而城。 、 《谷梁传·隐公七年》-城为保民为之也。 、 《墨子·七患》-城者,可以自守也。 、 唐·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组词】
城内;城外;万里长城;城守、 城曲、 城铺、 城堵
3.
【宰】
(会意。从宀(mián),从辛。“宀”表屋子。辛,奴隶,罪人。本义:充当家奴的罪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宰,罪人在屋下执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