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2:25
词汇“注倚”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注倚”的字面意思是指依靠、依赖。其中,“注”有集中、专注的意思,“倚”则表示依靠、依赖。结合起来,“注倚”可以理解为全神贯注地依赖某人或某物。
由于“注倚”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专业领域等语境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所体现,但在现代语境中几乎不使用。
由于“注倚”的罕见性,很难找到现代的例句。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类似“他注倚于友人之助,终成大业。”这样的句子。
“注倚”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古代汉语,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其演变过程不详。
在古代社会,人们可能更多地依赖他人或集体,因此“注倚”这样的词汇可能在当时有更多的使用场景。在现代社会,强调个人独立和自主,这样的词汇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注倚”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种需要他人支持的情感状态,可能会带来一种脆弱或依赖的情感反应。
由于“注倚”的罕见性,个人在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这个词汇,因此很难分享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注倚”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困境中全心全意依赖他人的情景,例如在诗歌中:“在风雨中,我注倚你的肩膀,共同前行。”
由于“注倚”的抽象性,很难直接联想到具体的视觉或听觉元素,但它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种温暖或支持的感觉。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注倚”的词汇,但类似的依赖和依靠的概念在各种文化中都有体现。
“注倚”作为一个不常用的词汇,其意义和用法相对有限。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历史演变。尽管它在现代语境中不常用,但了解其含义和用法仍然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词汇知识。
1.
【注】
(形声。从水,主声。本义:灌入,注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注,灌也。 、 左思《吴都赋》-振盪注流。 、 《诗·大雅·文王有声》-丰水东注。 、 《世说新语·言语》-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而泽下注。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大雨如注。 、 《东观汉记》-暴雨下如注,水潦成流。 、 沈括《梦溪笔谈》-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
【组词】
把酒注到瓶里;注溉、 注萤、 注集、 注溜
2.
【倚】
(形声。从人,奇声。本义:斜靠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倚,依也。 、 《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 、 《史记·刺客列传》-倚柱而笑。 、 《韩非子·内储说下》-倚于郎门。 、 《韩非子·解老》-故曰:“祸兮福之所倚。 、 唐·柳宗元《三戒》-荡倚冲冒。 、 、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倚望、 倚身、 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