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8:05
乌干达(Uganda)是一个位于非洲东部的国家,全称为乌干达共和国。它北临南苏丹,东接肯尼亚,西界刚果民主共和国,西南与卢旺达接壤,南与坦桑尼亚相连。乌干达的首都是坎帕拉。
在不同的语境中,“乌干达”可以指代:
“乌干达”一词来源于该国的历史和地理特征。在斯瓦希里语中,“Uganda”可能与“Buganda”有关,后者是乌干达最大的王国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乌干达”成为了整个国家的通用名称。
乌干达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例如,巴干达族的传统音乐和舞蹈在乌干达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乌干达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历史也对该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提到“乌干达”,可能会联想到非洲的自然美景、丰富的野生动植物以及多元的文化。同时,也可能想到该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如贫困、教育和卫生问题。
在个人经历中,乌干达可能与旅行经历、国际援助项目或学术研究相关。例如,一个人可能在乌干达参与过志愿者工作,或者在学术研究中探讨过乌干达的社会变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乌干达”:
在乌干达的晨曦中,维多利亚湖波光粼粼, 山地大猩猩在密林中悠然自得, 这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国度, 在非洲的心脏,乌干达,梦想与现实交织。
提到“乌干达”,可能会联想到非洲的壮丽风景、丰富的野生动物以及充满活力的当地音乐和舞蹈。视觉上,可能会想到乌干达的绿色山丘、广阔的草原和繁星点点的夜空。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当地民族乐器的声音和欢快的鼓点。
在不同语言中,“乌干达”通常被翻译为“Uganda”,保持了其原始的发音和拼写。在不同的文化中,乌干达的形象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都与非洲的自然美景和多元文化相关。
通过对“乌干达”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以及它在文化和历史中的重要性。作为语言学者,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世界。同时,了解“乌干达”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可以增强我们对全球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
1. 【乌】
2.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
3.
【达】
(形声。从辵(chuò),羍声。本义:道路畅通)。
同本义。泛指畅通。
【引证】
《说文》-达,行不相遇也。 、 《广雅》-达,通也。 、 《礼记·内则》-左右达为夹室,所以相隔。 、 《国语·吴语》-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 、 《虞书》-达四聪。 、 《书·禹贡》-达于河。 、 《周礼·大宰》-七曰达吏。 、 《仪礼·士昏礼》-下达。 、 《礼记·中庸》-天下达道。 、 唐·李朝威《柳毅传》-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 、 清·方苞《狱中杂记》-屋极有窗以达气。
【组词】
四通八达;达越、 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