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4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42:19
“深得人心”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某人或某事物非常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拥护,深入人心,赢得人们的真心支持。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深刻的、内在的、持久的受欢迎程度。
在文学作品中,“深得人心”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品德或行为深受读者喜爱。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赞扬某人的受欢迎程度或某项政策的成功。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分析公众对领导或政策的接受度。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程度和范围,而反义词则完全相反,指的是不被接受或受欢迎。
“深得人心”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于“深入”和“人心”这两个概念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表达广泛受欢迎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深得人心”强调的是一种道德上的高尚和行为上的正直,这与儒家文化中强调的仁爱和诚信相契合。在社会背景下,这个成语常用来评价领导者的德行或政策的民意基础。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正面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真正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人。在表达上,它帮助我传达对某人或某事的赞赏和尊重。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老师,他的教学方法和对待学生的态度深得人心,学生们都非常尊敬和喜爱他。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花开深得人心,岁月静好,情深似海。”
视觉上,我联想到温暖的阳光和盛开的花朵;听觉上,我联想到欢快的鸟鸣和人们的笑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eeply appreciated”或“widely belove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和意义相似。
“深得人心”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对他人的赞赏和尊重。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成语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
他在任内大施德政,~,因此虽已逝去多年,仍然为人所追思、怀念。
1.
【深】
(形声。从水,深声(shēn)。本是河流名。深浅的深,本作“深”。本义:水名)。
古水名 。即今湘水支流之一的潇水。今潇水上源至江华县一段仍称深水。
【引证】
《说文》-深,深水。出桂阳南平,西入营道。
2.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
3.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4.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