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0:52
“南阳三葛”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的历史典故。这个成语指的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三个重要谋士: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他们都是南阳人,且同姓诸葛,因此被称为“南阳三葛”。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同一地方出产的杰出人才。
在文学作品中,“南阳三葛”常被用来赞扬某个地方人才辈出,或者在讨论历史人物时提及。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涉及历史、文化或人才教育的讨论中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教育学中,这个成语可能会被用来分析人才的培养和地域文化的关系。
“南阳三葛”这个成语源自三国时期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某个地方人才众多。在语言的演变中,这个成语保持了其原始的意义和用法。
在**文化中,“南阳三葛”代表了地方对国家的重要贡献,也体现了人才与地域文化的紧密联系。这个成语在社会背景中强调了教育和地域文化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提到“南阳三葛”,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智慧,产生一种敬仰和自豪的情感。这个成语也让人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环境中培养和发现人才。
在教育领域工作时,我经常使用“南阳三葛”这个成语来鼓励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并强调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在创作一首关于历史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写:“南阳三葛,智谋无双,历史长河,英名永扬。”
提到“南阳三葛”,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书籍、地图和战争场景,以及相关的历史纪录片或电视剧中的配乐。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南阳三葛”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三英战吕布”(**)或“三个火枪手”(法国)也体现了同一主题。
“南阳三葛”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赞誉,也是对人才和教育重要性的强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同时也加深对文化历史的理解。
讲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是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但~,君得其龙,区区者又何足道。
1.
【南】
佛教用语
【组词】
南无
2.
【阳】
(形声。从阜,昜(yáng)声。从阜,与山有关。本义:山南水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阳,高明也。 、 《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山南为阳,水北为阳。 、 《尔雅》-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 、 《周礼·柞氏》。注:“生于山南为阳木。”-利刊阳木而火之。 、 《列子·汤问》-河阳之北。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华山之阳。 、 清·姚鼐《登泰山记》-阳谷皆入汶。 、
【组词】
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 阳陆、 阳濒、 阳林、 阳木、 阳柯、 阳崖、 阳坡
3.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4. 【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