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0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06:42
“山桂”一词通常指的是生长在山区的桂树,即桂花树。桂花树是一种常绿小乔木,以其芳香的花朵而闻名,尤其在秋季开花时,花香四溢,常被用于制作香料和茶叶。
在文学作品中,“山桂”常被用来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一种宁静、淡雅的美感。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山桂”来指代桂花或其香气。在专业领域,如植物学或园艺学中,“山桂”可能特指某一类桂树品种。
“山桂”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山”和“桂”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生长地点和植物种类。在古代汉语中,“桂”已有指代桂树的用法,而“山桂”则进一步指明了其生长环境。
在**文化中,桂花象征着吉祥和美好,常在节日和庆典中使用。桂花茶和桂花糕是传统的食品,深受人们喜爱。
“山桂”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温馨和愉悦的,联想可能包括秋天的美景、家庭的温暖和传统的味道。
(这部分内容需要个人经历,以下为假设性内容) 在我的家乡,每年秋天,家人都会一起去山里采摘桂花,制作桂花酒和桂花糕,这成为了我们家庭传统的一部分。
(诗歌示例) 秋风轻拂山桂枝, 花香飘溢满乡里。 岁月静好如初见, 桂影摇曳梦回时。
(假设性内容) 想象一幅画面:秋天的山谷中,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洒在金黄色的桂花上,微风吹过,花香随风飘散,耳边仿佛能听到树叶沙沙的声音。
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桂花也有类似的象征意义,常被用于茶道和花道中。
通过对“山桂”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一词汇在文化和情感上的丰富内涵。它不仅是一种植物的名称,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情感的载体,对于理解和表达**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2.
【桂】
(形声。从木,圭声。本义:木名。《说文》:“江南木,百药之长。”)。
肉桂(Cinnamomum cassia),常绿乔木,花黄色,果实黑色,树皮可做健胃剂,又可调味。
【引证】
《急就篇》-芩藭厚朴桂栝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