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1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10:25
1.亦作"苾蒭"; 即比丘。本西域草名,梵语以喻出家的佛弟子。为受具足戒者之通称。
1. 【苾】 - 香;芳香苾。 【引证】 《诗·小雅·楚茨》-苾芬孝祀。 - 字又作“吡”。 【引证】 司马相如《上林赋》-晻薆咇咈。 、 《荀子·礼论》-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 【组词】 苾芬、 苾苾
2. 【刍】 - (象形兼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又(手)从草,表示以手取草。俗作芻。本义:割草)。 -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象断草包束以饮马牛者也。-芻,刈草也。象包束草之形。 、 《周礼·太宰》-七曰刍粖之式。 、 《左传·昭公十三年》-淫刍荛者。 、 《左传·昭公六年》-禁刍牧采樵。 、 《越绝书·外传本事》-刍莝养马。 【组词】 刍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