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0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02:00
挈领(qiè lǐng)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提起衣领。基本含义是指抓住事物的关键或要点,引申为处理事情要抓住关键或主要部分。
挈领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比喻处理复杂问题时要抓住核心,如“挈领提纲”、“挈领而治”。在口语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做事有条理,能够抓住重点。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项目管理中,挈领可以指代策略性地处理问题,确保资源和精力的有效分配。
同义词:提纲挈领、抓住要点、核心把握 反义词:舍本逐末、抓小放大、本末倒置
挈领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最初是描述物理动作的词汇,后来逐渐演变为比喻用法,强调在复杂情境中找到并抓住关键。
在**传统文化中,挈领常被用来强调领导和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处理国家大事或组织管理时,强调要抓住问题的核心。
挈领给人以稳重、有条理的印象,使用这个词汇时,往往能传达出一种清晰和有序的感觉,有助于增强表达的说服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组织一次大型活动时,运用挈领的原则,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通过提前规划和抓住关键环节,我能够有效地分配资源和时间,最终取得了成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挈领时光的线索,穿梭于岁月的长河, 每一刻都是精心编织的篇章。”
挈领可以联想到一位智者在复杂的地图中找到路径的画面,或是指挥家在交响乐中引领乐章的高潮。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rasp the main point”或“get to the heart of the matte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是强调抓住关键。
挈领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不仅帮助我在语言表达上更加精准,也让我在实际生活中更加注重策略和效率。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如何在复杂情境中找到并抓住关键,这对于我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