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5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56:37
词汇“度己失期”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可能是一个拼写错误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术语。由于缺乏具体的信息和广泛的使用实例,我将基于假设的情况进行分析。
假设“度己失期”是一个由“度己”和“失期”两个词组合而成的短语。
结合起来,“度己失期”可能意味着在自我评估或自我控制的过程中错过了某个重要的时间点或期限。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其使用语境可能非常有限,可能出现在个人成长、时间管理或自我反省的文学作品中。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可能是现代创造的词汇,用于特定语境。
在强调时间管理和效率的现代社会,“度己失期”可能被用来批评那些因为过度自我反省而影响效率的行为。
该词汇可能引起一种焦虑和挫败感,因为它暗示了因为自我控制不当而导致的失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因为过度思考而错过重要时机的情况,这时“度己失期”可以作为一个警示。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度己失期”来表达因为内心的挣扎而错失美好时光的遗憾。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时间的河流中,犹豫不决,最终错过了前行的船只。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其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度己失期”作为一个假设的词汇,提醒我们在自我评估和时间管理之间找到平衡,避免因为过度自我反省而错失机会。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语言的细微差别和丰富性。
1.
【度】
估计,推测。
【引证】
《史记·项羽本纪》-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组词】
忖度、 测度;度空儿
衡量。
【引证】
《礼记·王制》。释文:“量也。”-度地居民。
2.
【己】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用。①本义: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②自己) 自己,本人。
【引证】
《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吕氏春秋·察今》-而己亦人也。 、 晋·干宝《搜神记》-自拟己头。 、 唐·柳宗元《三戒》-且噬己也。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己悲。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在己为有悔。
【组词】
舍己为公、 异己、 克己、 知己、 己身、 己私、 己里钱
天干的第六位。
【引证】
《吕氏春秋·慎行论》-己与三相近。
【组词】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3.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4.
【期】
(形声。从月,其声。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qí)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期,会也。 、 《易·归妹》-归妹愆期。 、 《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若旬虚期于月津。 、 《礼记·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叔孙旦而立期焉。 、 《史记·留侯世家》-与老人期,后何也? 、 《世说新语·方正》-与友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