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3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30:07
词汇“[庳小]”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根据字典解释,“庳”字有低矮的意思,而“小”字则表示尺寸或程度上的小。因此,“庳小”可以理解为形容物体或事物既低矮又小。
由于“庳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使用,但现代使用场景极为有限。
“庳”字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表示低矮的意思。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字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而“庳小”作为一个词组,更是罕见。
在古代建筑或文学作品中,可能会提到“庳小”的建筑物或景物,用以形容其规模不大,但具体案例较少。
由于“庳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温馨或隐蔽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庳小”这个词。它更多地出现在特定的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
在创作中,可以将“庳小”用于形容某个场景或物品,以营造一种特定的氛围或情感。
由于“庳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在某些艺术作品中,可能会用以形容某种细腻或隐蔽的视觉效果。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庳小”的词汇,但可以通过组合其他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庳小”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在学习语言时,了解这些不太常见的词汇也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
【庳】
两旁高中间低的房屋。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谓高其两旁而中低伏之舍也。”-庳,中伏舍。
2.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