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1:47
词汇“偶句”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术语,它可能指的是一种特定的文学或语言学现象。由于这个词汇的使用并不广泛,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偶句”可能指的是一对对称的句子或诗句,通常在结构、内容或意义上相互呼应。在古典文学中,偶句常见于对联、律诗等文体中,强调句子的对称美。
“偶句”一词可能源自对古典文学中对称句式的描述,随着文学形式的发展,这个词逐渐被用于描述具有对称美感的句子。
在**文化中,对称美是一种重要的审美观念,偶句在文学创作中体现了这种审美追求。
偶句常常给人以和谐、平衡的感觉,联想可能包括古典园林的对称布局、传统节日的对联等。
在撰写对联或创作律诗时,偶句的使用能够增强作品的韵律美和视觉美感。
在现代诗歌创作中,可以尝试使用偶句的形式来表达某种对称或呼应的主题,如: “城市的灯火,乡村的星光, 一方的喧嚣,一方的宁静。”
偶句可能让人联想到对称的图案或建筑,如故宫的对称布局,或是古典音乐中的对仗旋律。
在其他语言和文化中,对称句式的使用可能不如中文中普遍,但也有类似的文学现象,如英文中的对仗(antithesis)。
偶句作为一种文学手法,体现了中文文学中对对称美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偶句可以增强文本的韵律和美感,提升文学创作的艺术性。
1.
【偶】
(形声。从人,禺声。禺,通常读yù,又音ǒu。本义:仿人形制成的木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相人者,像人也。一名俑。-偶,相人也。 、 《淮南子·缪称》-鲁以偶人,而孔子叹。 、 《史记·孟尝君列传》-见偶人与偶人相与语。
【组词】
头偶;偶戏
2.
【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从丩(jiū),象绳丝缠结之状)。“丩”亦兼表字音。①(gōu)本义:弯曲。②句子。
语句;诗句。
【引证】
《诗·关雎》疏。按,取稽留可钩之意,曲画以识之者也。说文瞿下曰:读如章句之句,则后汉时已转其音如今言屦。-句者,局也。联字分疆,所以局言者也。周伯琦曰:“语绝为句。”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驴上得句。 、 、 宋·王安石《伤仲永》-书诗四句。 、 宋·沈括《梦溪笔谈》-蒙蒙之句。
【组词】
句式、 句语、 句投、 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