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9:51
“将恐将惧”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面临危险或恐惧的情境时。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人在面对不确定或危险的情况时的内心状态,强调的是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绪。
在文学作品中,“将恐将惧”常用来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增强故事的紧张氛围。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某些正式或文学性较强的对话中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危机管理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人们在面对压力或危机时的反应。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描述情绪和态度时各有细微差别,但都与“将恐将惧”在情感上形成对比。
“将恐将惧”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特定心理状态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强调的是“和”与“安”,因此“将恐将惧”这样的表达往往与不安定或不和谐的状态相关联。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描述人们在面对社会动荡或个人危机时的情绪反应。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紧张和不安。联想上,它让我想到人们在面对未知或危险时的那种本能的恐惧感。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在山区徒步旅行时,突然遭遇了恶劣天气,那时的心情可以用“将恐将惧”来形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低垂,星辰隐匿,行人心中,将恐将惧。”
视觉上,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黑暗、模糊的影像;听觉上,可能是风声、雨声或是心跳加速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 fear and trembling”,虽然不完全对应,但传达了类似的紧张和恐惧的情绪。
“将恐将惧”这个成语在描述人的内心状态时非常有力,它不仅传达了恐惧的情绪,还暗示了这种情绪的强烈和紧迫。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将巩将惧,维予与女。
1.
【将】
愿;请求。用来表示礼貌上的尊敬。
【引证】
《诗·卫风》-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
【恐】
(形声。从心,巩声。本义:严重害怕,惊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恐,惧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 《荀子·天伦》-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 《聊斋志异·狼》-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其破璧,乃辞谢。
3.
【将】
愿;请求。用来表示礼貌上的尊敬。
【引证】
《诗·卫风》-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4.
【惧】
(形声。从心,瞿声。本义:害怕,恐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惧,恐也。 、 《墨子·尚同中》-是以举天下之人,皆恐惧振动惕栗,不敢为淫暴。 、 《史记·屈原列传》-楚兵惧,自秦归。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荀子·解蔽》-故有知非以虑是,则谓之惧。 、 《礼记·礼运》-喜怒哀惧爱恶欲。 、 《论语·子罕》-勇者不惧。
【组词】
惧思、 惧选、 惧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