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9:1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19:54
词汇“冥感”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构成和含义出发。以下是对“冥感”一词的分析:
“冥感”可以拆分为“冥”和“感”两个字。其中,“冥”通常指深奥、幽暗、不可见的状态,而“感”则指感觉、感知。结合起来,“冥感”可能指的是一种深层次的、难以言表的感知或直觉。
由于“冥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人物对某种超自然或深奥事物的直觉感受。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被使用。
由于“冥感”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无法追溯。它可能是某些文学作品或个人创作中临时组合的词汇。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相信直觉和冥感,认为这些是超越理性分析的深层感知。
“冥感”可能让人联想到神秘、深邃和不可知的事物,带来一种探索未知的兴奋感或敬畏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在谈论直觉或灵感时使用“冥感”这个词,来形容那些难以用逻辑解释的感知。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月光下,我捕捉到了夜的冥感,它如丝如缕,缠绕在心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夜晚星空或深海的画面,配以轻柔而神秘的音乐,来表达“冥感”的意境。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冥感”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intuition”(直觉)或“gut feeling”(直觉感受)在英语中较为常见。
“冥感”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表达深层次感知的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富有想象力。
1.
【冥】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从六,冖(mì)声。日,太阳,日数十,十六日而月始亏,幽暗也。本义:昏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冥,幽也。 、 《广雅》-冥,暗也。 、 《太玄·玄文》-冥者,明之藏也。 、 《诗·无将大车》-维尘冥冥。 、 《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 枚乘《七发》-冥火薄天,兵车雷运。 、 《汉书·五行志》-其庙独冥。
【组词】
冥冥、 冥冥灭灭、 冥蒙、 冥升、 冥幻
2.
【感】
假借为“撼”。摇动。
【引证】
枚乘《七发》-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
【组词】
感突、 无感、 感帨、 感移、 感动
假借为“憾”。怨恨。
【引证】
《左传·昭公十一年》。注:“楚常恨其不服顺。”-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 、 《汉书·张安世传》-何感而上书归卫将军富平侯印?
【组词】
释感、 怀感、 感恨、 感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