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3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34:20
树瘢:字面意思是指树木上的疤痕,通常是由于树木受到损伤后愈合形成的痕迹。在植物学中,树瘢是树木生长过程中自然或人为损伤后形成的组织,它标志着树木曾经经历过的伤害和恢复过程。
树瘢一词源于汉语,由“树”和“瘢”两个字组成。瘢字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疤痕,因此树瘢即指树木上的疤痕。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持着其原始的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树木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长寿、坚韧等。树瘢作为树木的一部分,也可能被赋予类似的象征意义,代表着经历和恢复的能力。
树瘢可能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坚韧。它可能唤起一种对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敬畏和对过往经历的回忆。
在日常生活中,树瘢可能出现在公园、森林或自家花园的树木上,提醒我们自然界的循环和生命的恢复力。
在诗歌中,树瘢可以被用来象征人生的坎坷和坚韧:
岁月在树瘢上刻下深深的痕迹, 如同人生旅途中的每一次跌宕。 尽管风雨交加,树瘢依旧坚韧, 见证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树瘢的视觉联想可能是一棵老树上那些深深浅浅的疤痕,而听觉联想可能是风吹过这些疤痕时发出的沙沙声。
在不同文化中,树木和其疤痕可能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树木可能象征着生命之树,而树瘢可能被视为生命旅程中的标记。
树瘢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植物学中有其专业意义,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也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它提醒我们生命的坚韧和时间的流逝,是语言中一个富有深意的词汇。通过对树瘢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并在自己的表达中灵活运用。
1.
【树】
(形声。从木,尌(shù)声。本义:栽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尌竖字。-树,生植之总名。 、 《左传·昭公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树。 、 《国语·晋语》。注:“树木也。”-夫坚树在始。 、 周礼《中庸》。注:“谓殖草木也。”-地道敏树。 、 《周礼·大司徒》-二曰树艺。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组词】
树事、 树杨、 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树其树以荫行人
2.
【瘢】
创伤或疮疖等愈后的疤痕。
【引证】
《说文》-瘢,痍也。从疒,般声。 、 《苍颉篇》-瘢,痕也。 、 《汉书·朱博传》-视其面,果有瘢。
【组词】
瘢疣、 瘢夷
皮肤上的斑点。
【引证】
《红楼梦》-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瘢。
【组词】
瘢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