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0:05
新常态(New Normal)是一个复合词汇,由“新”和“常态”两个词组成。字面意思是指一种新的、不同于以往的常态或标准状态。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指的是在某个特定时期或**后,社会、经济或个人生活中出现的一种持久性变化,这种变化被认为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标准或常态。
“新常态”一词可能起源于经济学领域,用以描述经济危机后的长期低增长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用以描述任何形式的长期变化。
在新冠疫情后,“新常态”成为描述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一个常用词汇,如社交距离、在线会议等。
这个词可能引发一种既适应又挑战的情感反应。它暗示了一种必须接受的变化,同时也可能带来不确定性和焦虑。
在疫情期间,我开始适应在家工作的新常态,这改变了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方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疫情的阴影下,我们编织新的常态,家的四壁,成了世界的边界。”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空旷的办公室,只有几盏灯亮着,人们通过屏幕相连。这幅画面可以很好地体现“新常态”的视觉联想。
在不同语言中,“新常态”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核心意义——描述一种长期的变化状态——是普遍的。
“新常态”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帮助我们理解和适应生活中的重大变化。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帮助我更好地沟通和理解世界。
1.
【新】
(形声。从斤,从木,辛声。据甲骨文,左边是木,右边是斧子。指用斧子砍伐木材。本义:用斧子砍伐木材。“新”是“薪”的本字)。
砍伐树木。
【引证】
《说文》-新,取木也。 、 章炳麟《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且彼亦知“新”之为义乎?衣之始裁为之“初”,木之始伐谓之“新”。
2.
【常】
(形声。从巾,尚声。本义:旗)。
同本义。
【引证】
《书·君牙》。传:“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太常。-纪于太常。 、 《诗·小雅·六月》-载是常服。
3.
【态】
(会意。从心,从能。简体字为形声。从心,太声。本义:姿态,姿势与状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意态者,有是意,因有是状,故曰意态。从心能,会意。心所能必见于外也。”-態,意态也。 、 《虞书》。郑注:“能,恣也,恣即态也。”-柔远能迩。 、 《荀子·成相》。按:“诈态也。”-人之态不如备。 、 张衡《西京赋》-尽变态乎其中。 、 《楚辞·大招》-滂心淖态。 、 傅毅《舞赋》-狗偷致态。 、 《楚辞·离骚》-宁溘死而流亡兮,予不忍为此态也。 、 李渔《芙蕖》-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 、 《淮南子》-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 、 唐·杜牧《阿房宫赋》-尽态极妍。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密则无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