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2:21
冷战:字面意思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或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对抗,这种对抗通常不涉及直接的武装冲突,而是通过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外交和秘密行动等方式进行。
“冷战”一词最早出现在1945年,由美国作家赫伯特·斯沃普创造,用来描述美国和苏联之间的非军事对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广泛接受并用于描述整个20世纪后半叶的国际关系。
冷战对20世纪的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导致了军备竞赛、太空竞赛、意识形态的极端化,以及全球范围内的政治动荡。
冷战常常让人联想到紧张、不确定性和潜在的全球冲突。它也可能唤起对那个时代**小说和电影的记忆,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在个人生活中,冷战可能被用来形容两个人之间的不和,虽然没有直接的冲突,但彼此之间的紧张关系持续存在。
在诗歌中,冷战可以被用来象征内心的冲突或社会的不和谐:
在心灵的战场上,
冷战无声地蔓延,
思想的火花在黑暗中闪烁,
寻找着和平的曙光。
冷战可能让人联想到冷色调的图像,如灰色的天空和冰冷的钢铁,以及紧张的音乐,如悬疑电影的背景音乐。
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冷战”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核心含义——非直接的对抗——是普遍存在的。
冷战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提供了理解国际关系和人际冲突的一个视角。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冷战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政治和社会现象。
1.
【冷】
(形声。从仌(bīng),冰,令声。本义: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冷,寒也。 、 白居易《乌夜啼》-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
【组词】
冷香、 冷泉、 冷翠
2.
【战】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战,斗也。 、 《左传·庄公十一年》-皆陈曰战。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春秋敌者言战。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乐府诗集·木兰诗》-将军百战死。 、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技击利巷战。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普法交战图。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组词】
征战、 战阀、 战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