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7:14
[杳絶]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杳”和“絶”。字面意思分别是“深远而不可见”和“断绝、终止”。结合起来,“杳絶”通常指完全消失,无法找到或联系到,强调一种彻底的断绝状态。
“杳”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意为深远;“絶”字则有断绝之意。两个字结合,形成了“杳絶”这一词汇,用以描述彻底的消失或断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杳絶”常带有一定的悲剧色彩,如形容某人或某物的彻底消失,往往伴随着无法挽回的遗憾。
“杳絶”一词给人以深沉、悲凉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无法挽回的过去或失去的珍贵事物。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用于描述与某位久未联系的朋友彻底失去联系的情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杳絶,往事如烟,唯余心中一抹淡淡的哀愁。”
结合图片,可以是一片荒凉的废墟,或是深夜的寂静街道,传达出“杳絶”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vanish without a trace”,但“杳絶”更强调彻底性和深远感。
“杳絶”是一个富有诗意和深度的词汇,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不常见,但在文学和正式文体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