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2:20
词汇“仪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具有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仪文”字面意思是指仪式上的文辞或礼仪性的文字。在古代,它可能指用于祭祀、典礼等正式场合的文辞,强调其庄重、正式和礼仪性。
“仪文”可能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较少见。
在古代**,礼仪文化非常重要,“仪文”作为礼仪的一部分,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
“仪文”给人以庄重、正式的感觉,可能联想到古代的宫廷、祭祀等场景,带来一种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
在现代生活中,“仪文”可能在一些正式的场合或文化活动中使用,如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学术研讨会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仪文颂古,礼乐和鸣,千年传承,今朝再现。”
结合古代宫廷音乐和服饰,可以更好地理解“仪文”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指特定仪式或典礼上的文辞,如西方的“ceremonial speech”。
“仪文”作为一个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体现了古代礼仪文化的重要性。在学*和研究古代文化时,了解“仪文”的含义和用法是非常有价值的。
1.
【仪】
(形声。从人,义声。本义:容止仪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郑玄笺:“善威仪,善颜色。”-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 《人物志》-心质平理,其仪安闲。
【组词】
仪状、 仪观、 仪宇、 仪缀、 仪止、 仪采、 仪相、 仪形、 仪状、 仪望、 仪干、 仪操、 仪举
2.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