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0:10
“天老地荒”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天已老去,地已荒芜。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时间极其久远,或者形容某种状态或情况已经非常古老或荒废,不再有人居住或使用。
在文学作品中,“天老地荒”常用来描绘古老传说或神话中的场景,如描述一个古老的王国或遗迹,表达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深远。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事物的陈旧或废弃状态。在专业领域,如考古学或历史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古代遗址或文物的状态。
“天老地荒”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时间和自然变化的深刻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时间久远或事物陈旧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时间和历史的观念非常重要。“天老地荒”这个成语体现了人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表达对旧事物的怀旧或对新事物的期待。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深沉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古老的传说、历史的沉淀和时间的无情。它可能引发人们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参观一个古老的遗址时听到导游使用“天老地荒”来形容那里的历史和现状,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厚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天老地荒,岁月如歌,古老的城墙,见证了无数的悲欢离合。”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老遗迹的画面,配上悠扬的古琴音乐,让人感受到“天老地荒”的深远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ncient and desolate”或“time-worn and forsake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时间久远和事物陈旧的意味。
“天老地荒”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描述时间久远的词汇,它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韵味。
天老地荒,此情无尽穷。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老】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手里拿着拐杖的老人形。本义:年老,衰老)。
五十至七十岁的高龄。
【引证】
《说文》-老,考也。七十曰老。 、 《礼记·曲礼》-七十以上曰老。 、 《国语·吴语》。注:“六十曰耆,七十曰老。”-有父母耆老而无昆弟者以告。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注:“六十称耋,七十称老。”-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 、 《楚辞·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 、 《管子·海王》注-六十以上为老男,五十以上为老女。 、 《后汉书》-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组词】
老钝、 老家人、 老院子、 老丹青、 老行、 老姐、 老杜、 老羸、 老口
3.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
4. 【荒】 ——“饥荒”(jīhuang):指经济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