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5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9:51
显形: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使某物变得可见或明显。在汉语中,它通常用来描述原本隐藏或不明显的事物变得清晰可见的过程。
“显形”一词源自汉语,由“显”和“形”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显”意味着明显或显著,“形”则指形状或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显形”。
在**的传统文化中,“显形”常常与道德判断和正义联系在一起,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意味着恶行最终会显形,受到应有的惩罚。
“显形”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期待和满足,因为它通常与真相大白或问题解决的时刻相关联。它让我联想到侦探小说中谜底揭晓的紧张和兴奋。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工作中,一个复杂的项目问题一直困扰着团队,直到有一天,问题的根源终于显形,我们得以找到解决方案,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显形”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显形”:
月光下,
隐藏的花园渐渐显形,
花瓣如梦,
轻轻摇曳在夜的风中。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个迷雾中的森林,随着阳光的照射,森林的轮廓逐渐显形。在音乐方面,我可以联想到一首缓慢的钢琴曲,随着旋律的推进,隐藏的情感逐渐显形。
在英语中,“显形”可以对应为“reveal”或“manifest”,它们在不同语境中也有类似的使用方式,但在表达上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
通过对“显形”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重要性,而且在文化和情感表达中也扮演着关键角色。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事物从隐藏到显露的过程,增强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显】
(会意。从页(xié)从显,显亦声。今字从页,与人头有联系。本义:头上的装饰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头明饰者,冕弁充耳之类。”-显,头明饰也。
2.
【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形,象形也。 、 《庄子·天地》-物成生理谓之形。 、 《易·屯》-雷雨之动满形。 、 《礼记·乐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 《孟子》-形色天性也。 、 《史记·太史公自序》-形者,生之具也。 、 《列子·说符》-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聊斋志异·促织》-形若土狗。 、 明·魏学洢《核舟记》-因势象形。
【组词】
形物、 条形;线形;方形;圆形;球形;梯形;三角形;正方形;多角形;多边形;口形;体形
形体,实体。
【引证】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可以隐形。 、 唐·刘禹锡《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山岳潜形。 、 蔡元培《图画》-钩勒形廓。
【组词】
形寂、 形响、 形解、 有形;无形;整形;形生、 形性、 形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