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7:31
烟海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烟雾弥漫的大海,通常用来形容烟雾非常浓密,如同海洋一般广阔无边。基本含义是形容某种现象或情境中烟雾的浓密和广阔。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烟海”常用来形容战场上的硝烟、工厂的烟尘或是自然灾害中的浓雾,用以营造一种压抑、混乱或神秘的氛围。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人们可能用“烟海”来形容吸烟者聚集的地方,如“这里简直是个烟海”,意味着吸烟的人很多,烟雾缭绕。
专业领域:在环境科学或工业领域,“烟海”可能用来描述***的空气污染现象,如“城市上空笼罩着一片烟海”。
同义词:烟雾弥漫、烟云密布、烟雾缭绕
反义词:空气清新、视野开阔
“烟海”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烟”和“海”两个字组成,形象地描绘了烟雾的广阔。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中有“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的描述,虽未直接使用“烟海”,但意境相近。
在**文化中,“烟海”常与战争、工业污染等负面现象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对环境污染和战争破坏的关注。
情感反应:使用“烟海”这个词汇时,常带有一种压抑、混乱或不安的情感。
联想:联想到战争的残酷、工业污染的严重性或是自然灾害的不可预测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参观重工业城市时,亲眼目睹了工厂排放的浓烟,那场景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烟海”的含义。
诗歌:
烟海茫茫,遮天蔽日,
战火纷飞,硝烟四起。
尘土飞扬,人心惶惶,
在这烟海中,何处是归途?
视觉联想:联想到黑烟滚滚的工厂、战场上硝烟弥漫的场景。
听觉联想:联想到战场上炮火连天的声音、工厂机器轰鸣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ea of smoke”或“smoke-filled sky”,但“烟海”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特有的形象和意境,在英语中较难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
通过对“烟海”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这个词汇不仅形象地描述了烟雾的浓密和广阔,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运用“烟海”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烟】
(形声。从火,因声。本义:物质因燃烧而产生的气体)。
同本义。
【引证】
陆机《连珠》-火壮则煙微。 、 《后汉书·蔡邕传》-煙炎之毁熸。 、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烟焰迷漫。 、 明·刘基《卖柑者言》-烟扑口鼻。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烟炎张天。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烟焰雾雨。 、 唐·杜牧《阿房宫赋》-烟斜雾横(互文,表烟雾斜横。斜 横:升腾缭绕)。
【组词】
烟火邻居、 烟扛扛、 烟爨、 烟蓬、 烟祀、 烟尘、 烟井、 烟火、 烟焰、 夕烟、 风烟、 油烟;炊烟
2.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