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5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53:09
“孙行者”是**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原名孙悟空,是唐僧的大徒弟。他是一只从石头中诞生的猴子,后在菩提祖师处学得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等神通,因大闹天宫而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被唐僧救出,护送其前往西天取经。
在文学语境中,“孙行者”常指代孙悟空这一角色,象征着智慧、勇敢和反叛精神。在口语中,有时也用“孙行者”来比喻那些机智灵活、善于应变的人。在专业领域,如**文学研究中,“孙行者”是研究《西游记》不可或缺的角色。
“孙行者”一词源自《西游记》,是孙悟空在跟随唐僧取经时的称呼。随着《西游记》的流传,这一词汇逐渐被广泛接受并用于指代孙悟空这一角色。
在**文化中,“孙行者”是英雄的象征,代表着对抗权威、追求自由的精神。他的形象深入人心,影响了许多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孙行者”给人以勇敢、机智和顽皮的联想,激发人们对自由和正义的向往。他的形象常常让人感到亲切和鼓舞。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孙行者”来形容一个朋友,他总是能在困难面前找到出路,就像孙悟空一样机智和勇敢。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写: “孙行者翻云覆雨,七十二变显神通。 金箍棒舞风云动,护师西行路不穷。”
想象“孙行者”的形象,可以联想到京剧中孙悟空的扮相,或是动画片中活泼的声音和动作,这些都是视觉和听觉上的强烈联想。
在西方文化中,孙悟空的形象可以与《指环王》中的甘道夫相比,两者都是智慧和力量的象征,但孙悟空更多了一份顽皮和反叛。
“孙行者”这一词汇不仅代表了一个文学角色,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
1.
【孙】
(会意。从子,从系,续也。金文,象用绳索捆绑小孩子,意为少年俘虏。本义:儿子的儿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孫,子之子曰孙。 、 《礼记·杂记》注-孙谓祖后者。 、 《尔雅》-子子孙孙引无极也。 、 《列子·汤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唐·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
【组词】
祖孙;重孙、 孙少爷、 孙囡、 孙儿;孙孙、 孙妇、 孙曾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
3.
【者】
(《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同本义。
【引证】
五代·王衍《醉妆词》-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
【组词】
者回、 者般、 者流、 者番、 者里、 者个、 者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