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6:31
惊溃: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人或动物在极度惊吓或恐慌中失去控制,导致行为混乱或崩溃的状态。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因惊吓而崩溃”。
“惊溃”一词源自汉语,由“惊”和“溃”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惊”指受到惊吓,“溃”指崩溃或溃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描述极端恐慌状态的词汇。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惊溃”可能与战争、灾难或恐怖**相关联,反映了人类在极端情况下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惊溃”这个词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联想到混乱、无助和恐慌。它可能影响人们的思维,使他们在面对压力时更容易失去控制。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在紧急情况下感到惊溃的时刻,比如在自然灾害中或面对突如其来的坏消息时。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惊溃”来描绘一种极端的心理状态:
夜幕降临,黑暗中, 惊溃的心灵,无处安放。 恐惧如潮,淹没理智, 唯有月光,照亮绝望。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人在混乱中奔跑的场景,背景是爆炸或灾难的画面。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尖叫声、爆炸声或混乱的脚步声。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类似状态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英语中可能使用“panic”或“breakdown”来描述类似的心理状态。
“惊溃”是一个描述极端恐慌状态的词汇,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中都有应用。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人类在压力下的反应。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方式,使描述更加生动和准确。
1.
【惊】
(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驚,马骇也。 、 《战国策·赵策一》-襄子至桥而马惊。
【组词】
惊嘶、 惊尘、 惊镳
2.
【溃】
(形声。从水,贵声。本义:水冲破堤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系传》-溃,决也。 、 《说文》-溃,漏也。 、 《苍颉篇》-溃,旁决也。 、 《水经注·河水》注-不遵其道曰洚,亦曰溃。 、 木华《海赋》。注:乱流貌。”-沸溃渝溢。 、 宋玉《高唐赋》。注:“水相交过也。”-溃淡淡而并入。 、 《文选·长笛赋》-渟涔障溃。 、 《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 《国语·周语上》-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 班固《西都赋》-溃渭洞河。
【组词】
溃围、 溃冒、 溃溢、 溃滥、 溃渱、 溃溃、 溃流、 溃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