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3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1:43
亦作"紫?"。亦作"紫襢"; 摽,通"标"。古代戎服巾帻上的紫色边饰。在军事戒严时佩戴,作为标志。
1.
【紫】
(形声。从糸(mì),此声。本义:紫色,蓝和红组成的颜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紫,帛黑赤色也。 、 《论语》。孔注:“间色之好者。”-恶紫之夺朱也。 、 《礼记·玉藻》-玄冠紫緌。 、 《左传·哀公七年》-紫衣狐裘。 、 《论语》-红紫不以为亵服。 、 《乐府诗集·陌上桑》-紫绮为上襦。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佩紫怀黄。 、 唐·李朝威《柳毅传》-披紫衣。
2.
【摽】
捶胸;击。
【引证】
《说文》-摽,击也。从手,票声。字亦作抛。 、 《诗·柏舟》-寤辟有摽。 、 《左传·哀公十二年》-长木之斃,无不摽也。
【组词】
摽辟
落下。
【引证】
《诗·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
【组词】
摽落、 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