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7:42
摇钟 字面意思是指通过手动或机械方式使钟摆动,从而产生声音。基本含义是指敲响钟,通常用于仪式、学校上下课信号、火灾警报或其他重要的通知。
“摇钟”一词源于古代对钟的使用,最初用于**仪式,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摇钟的方式也从手动发展到机械和电子控制。
在许多文化中,钟声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如时间的流逝、生命的循环、警示和通知。在社会背景中,摇钟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摇钟”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教堂、学校的回忆、紧急情况的紧张感。它可能唤起人们对秩序、传统和安全的情感反应。
在学生时代,学校的摇钟是我每天生活的节奏,提醒我时间的流逝和任务的紧迫性。
在诗歌中,“摇钟”可以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
摇钟声中,岁月悄然流逝, 每一声响,都是生命的节拍。
结合图片,可以看到古老的教堂钟楼和钟摆动的画面。听觉上,可以想象钟声的悠扬和庄严。
在不同文化中,“摇钟”可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教堂钟声常与**仪式相关,而在东方文化中,钟声可能更多与寺庙和冥想联系在一起。
“摇钟”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承载着丰富的意义。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不仅有助于语言学*,还能增进对不同文化和社会现象的理解。
1.
【摇】
(形声。从手,本义:摇动;摆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摇,动也。 、 《尔雅》-摇,作也。 、 《管子·心术》-摇者不定。 、 《庄子·则阳》-复命摇作。 、 《考工记·矢人》-夹而摇之。 、 《古诗十九首》-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蒙络摇缀。 、 柳宗元《断刑论》-痒不得搔,痹不得摇。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摇头而歌。 、 清·姚鼐《登泰山记》-动摇承之。
【组词】
摇旗打鼓、 摇铃打鼓、 摇颭、 摇风、 摇摆气势、 摇席破座、 摇唇鼓舌
2.
【钟】
(形声。左形,右声。鐘:本义:古代打击乐器,青铜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杨树达曰:“钟者,可捶之物。”-钟,乐钟也。 、 《广雅·释器》-钟,铃也。 、 《礼记·明堂位》-垂之和钟。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钟音之器也。 、 《淮南子·本经》-大钟鼎。 、 《国语·周语》-细钧有乐,钟兑音也。 、 宋·苏轼《石钟山记》-声如洪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