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2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22:23
词汇“慢吞吞”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动作或进程缓慢、不急不忙的状态。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慢吞吞”字面意思是指动作或进程缓慢,不急不忙,拖拖拉拉。它通常用来描述人的行为或事物的进展速度。
“慢吞吞”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慢”和“吞吞”组成,后者加强了前者的缓慢意味。在汉语中,这种通过重复来加强语义的手法很常见。
在中国文化中,“慢吞吞”有时被视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尤其是在强调“慢生活”的现代社会背景下。然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种态度有时也会被视为效率低下或不负责任。
“慢吞吞”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悠闲、放松的场景,如在阳光下慢慢散步的老者。同时,它也可能引起一些负面情绪,如焦虑或不耐烦,特别是在需要快速完成任务的情况下。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慢吞吞”来形容那些动作缓慢的朋友或同事,提醒他们加快速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光慢吞吞地爬上窗台,唤醒了沉睡的花朵。”
视觉上,“慢吞吞”可能让人联想到缓缓移动的云朵或慢慢流淌的河水。听觉上,可能是缓慢而有节奏的钟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lowpoke”或“slowcoach”,它们也有类似的缓慢意味。
“慢吞吞”这个词汇在描述缓慢动作时非常形象,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广泛使用,还能在不同文化和语境中找到对应。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和理解他人意图都有重要意义。
1.
【慢】
(形声。从心,曼声。本义:轻慢;对人无礼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慢,一曰不畏也。 、 《广雅》-慢,惰也。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我远而慢之。 、 《礼记·缁衣》-可敬不可慢。 、 《吕氏春秋·处方》-而长不简慢矣。 、 《左传·庄公八年》-君使民慢,乱将作矣。 、 《荀子·君子》-敬贤者存,慢贤者亡。 、 《吕氏春秋·上德》-荆成王慢焉。 、 《庄子·则阳》-其慢若彼之甚也;见贤人若此其肃也。 、 《儒林外史》-管家,实是多慢了你。
【组词】
慢骂、 慢亵、 慢狎、 慢视、 慢公、 慢令、 慢心
2. 【掂】 (形声。从手,店声。本义:以手称物)。
3. 【掂】 (形声。从手,店声。本义:以手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