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9:00
词汇“朴憃”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由两个字组成:“朴”和“憃”。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朴憃”进行分析:
结合起来,“朴憃”可能指的是一种简单而有些愚钝的状态。
由于“憃”字不常用,“朴憃”在现代汉语中几乎没有实际应用的语境。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使用,但需要具体文献来考证。
由于“朴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找到实际的例句。如果强行构造,可能是:
在强调简单生活和返璞归真的文化背景下,“朴憃”可能被赋予正面意义,代表一种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
“朴憃”可能让人联想到乡村的宁静、孩童的天真,或是某种理想化的、未被现代社会污染的状态。
由于“朴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机会较少。如果有人选择过一种简单的生活,可能会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生活状态。
在诗歌或散文中,可以使用“朴憃”来描绘一种理想化的、简单的生活场景,如: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朴憃”的词汇,但类似的情感和状态可以通过其他词汇表达,如英语中的“simple and naive”。
“朴憃”是一个结合了简单和愚钝含义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在某些文化和文学作品中可能被赋予特殊的意义。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语言的表达能力,但在实际交流中应谨慎使用,以免造成误解。
1.
【朴】
(形声。从木,菐声。本义:未加工的木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朴,木素也。 、 《书·梓材》。马注:“未成器也。”-既勤朴斫。 、 《老子》-朴散则为器。 、 《论衡·量知》-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
2.
【戆】
愚蠢(侧重于迂直、不知变通)。
【引证】
《说文》-戆,愚也。从心,赣声。 、 《荀子·大略》-悍戆好斗。 、 《荀子·儒效》-狂惑戆陋之人。 、 《史记·高祖本纪》》-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 、 《史记·汲郑列传》-甚矣,汲黯之戆也。
【组词】
戆冥、 戆士、 戆大、 戆陋、 戆昧、 戆钝
憨厚而刚直。
【引证】
杜牧《商山富水驿》-益戆由来未觉贤,终须南去吊湘川。 、 元·佚名《千里独行》-信着俺小叔莽戆多英勇。
【组词】
戆士、 戆介、 戆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