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05:2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05:21:35
词汇“命戒”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来分析。
“命戒”可以拆分为“命”和“戒”两个字。
结合起来,“命戒”可能指的是与生命相关的戒律或戒备,或者是对命运的戒备。
由于“命戒”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对生命或命运的谨慎态度,或者是对某种戒律的遵守。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被广泛使用。
由于“命戒”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现代作者创造的词汇,用于特定的文学或文化作品中。
在某些文化或背景下,“命戒”可能被赋予特定的意义,比如在某些仪式中,它可能代表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
“命戒”可能给人一种谨慎、敬畏生命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对命运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
由于“命戒”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命戒”来表达对生命的敬畏:
在命运的河流中,我持守着命戒,
不让一丝轻率,侵蚀这脆弱的船。
“命戒”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仪式、神秘的符号或庄严的音乐,这些都可以通过视觉艺术或音乐作品来表达。
由于“命戒”不是一个通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明确。
“命戒”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它的意义和用法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和文学作品中的细微差别。
1.
【命】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命,使也。 、 汉·蔡邕《独断》-出君下臣名曰命。 、 《贾子·礼容》-语下命者,制令也。 、 《文选·闲居赋序》注-凡尊者之言曰命。 、 《诗·大雅·卷阿》-维君子命。 、 《仪礼·燕礼》-某固辞不得命。 、 《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命田舍东郊。 、 《列子·汤问》-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 清·周容《芋老人传》-命妪煮芋。 、 白居易《琵琶行序》-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组词】
命酌、 命席、 命酒、 命乐、 命官、 命材、 命事、 命使、 命将、 命相、 命讨、 命教
2.
【戒】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戈”,下面象两只手(即“廾”)。两手持戈,表示戒备森严。本义:警戒,戒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戒,警也。 、 《诗·小雅·采薇》-岂不日戒。 、 《礼记·曾子问》-以三年之戒。 、 《左传·哀公元年》-基浇能戒之。 、 《国语·吴语》-息民不戒。 、 《庄子·养生主》-怵然为戒。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戒之慎勿忘。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知足以自戒。
【组词】
戒慎、 戒书、 戒旦、 戒守、 戒命、 戒戢、 戒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