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4:16
词汇“态臣”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经过查询,它可能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或者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术语,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用语。由于缺乏具体的信息和广泛的语料库支持,以下分析将基于假设和推测。
由于“态臣”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我们无法提供一个确切的基本定义。如果“态臣”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它可能指的是某种状态或角色下的臣子或下属。
由于缺乏具体信息,我们无法讨论“态臣”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如果它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它可能只在那个领域内使用。
由于“态臣”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我们无法提供例句。
由于“态臣”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我们无法列出相关的同义词和反义词。
由于“态臣”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我们无法探讨其词源和历史演变。
由于“态臣”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我们无法分析它在特定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和影响。
由于“态臣”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我们无法讨论它带给人的情感反应或联想。
由于“态臣”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我们无法分享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由于“态臣”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我们无法尝试将其融入到诗歌、故事或其他创作中。
由于“态臣”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我们无法结合图片、音乐或视频探讨其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由于“态臣”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我们无法比较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
由于“态臣”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我们无法总结对其的理解,也无法反思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由于“态臣”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我们无法提供深入的学习和分析。如果“态臣”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建议查阅相关领域的专业文献或咨询该领域的专家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1.
【态】
(会意。从心,从能。简体字为形声。从心,太声。本义:姿态,姿势与状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意态者,有是意,因有是状,故曰意态。从心能,会意。心所能必见于外也。”-態,意态也。 、 《虞书》。郑注:“能,恣也,恣即态也。”-柔远能迩。 、 《荀子·成相》。按:“诈态也。”-人之态不如备。 、 张衡《西京赋》-尽变态乎其中。 、 《楚辞·大招》-滂心淖态。 、 傅毅《舞赋》-狗偷致态。 、 《楚辞·离骚》-宁溘死而流亡兮,予不忍为此态也。 、 李渔《芙蕖》-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 、 《淮南子》-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 、 唐·杜牧《阿房宫赋》-尽态极妍。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密则无态。
2.
【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只竖立的眼睛形。人在低头时,眼睛即处于竖立的位置,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从之意。本义:男性奴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臣,事君者也。象屈服之形。 、 《礼记·礼运》-仕于公曰臣。 、 《国语·晋语》-事君不贰是谓臣。 、 《左传·成公二年》-臣治烦去惑者也。 、 《书·费誓》。郑注:“臣妾,厮役之属也。”-臣妾逋逃。 、 《礼记·少仪》。注:“谓囚俘。”-臣则左之。 、 《韩非子·五蠹》-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组词】
臣妾、 臣役、 臣御、 臣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