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3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35:39
清晨:指早晨日出前后的时间段,通常是指从天亮到上午较早的时间。这个词汇描绘的是一天开始的时刻,充满了新鲜和活力。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清晨常被用来象征新的开始、希望和纯洁。例如,在诗歌中,清晨的景象往往被用来营造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氛围。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清晨通常指的是一天的开始,人们会讨论清晨的天气、活动等。 专业领域:在气象学或生物学中,清晨可能特指某个具体的时间段,如日出前后的两小时。
同义词:黎明、拂晓、破晓 反义词:黄昏、傍晚、夜晚
词源:“清晨”一词由“清”和“晨”组成,其中“清”表示清澈、清新,“晨”表示早晨。 演变:在古代汉语中,“清晨”一词就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基本含义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在**文化中,清晨常被赋予积极的意义,如“一日之计在于晨”,强调清晨的重要性。在社会生活中,清晨也是人们开始新一天工作和生活的时刻。
情感反应:清晨给人以清新、宁静和希望的感觉。 联想:清晨的露水、鸟鸣、初升的太阳等都是常见的联想。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清晨常常是思考和计划的最佳时刻,尤其是在周末,我喜欢在清晨散步,享受宁静的时光。
诗歌: 清晨的微风,轻拂着脸庞, 露珠在草尖上闪耀光芒。 新的一天,新的希望, 在这宁静的清晨,我心飞扬。
视觉:清晨的图片常常包括初升的太阳、*雾、露水等元素。 听觉:清晨的鸟鸣声、微风声等都是常见的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morning”对应于“清晨”,但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于清晨的感受和描述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清晨也常被视为新的开始。
通过对“清晨”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清晨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一种情感和文化的象征。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词汇的多维理解和应用。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晨】
(会意。从臼,从辰,辰时也。辰亦声。本义:星名。即房星) 清晨。
【引证】
《说文》-晨,早昧爽也。 、 《尔雅》-晨,早也。 、 《诗·小雅·庭燎》-夜乡晨。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国语·晋语》。注:“早朝也。”-丙之晨。 、 《韩非子·解老》-而以昏晨犯山川。 、 清·周容《芋老人传》-晨起不辨衣履。 、 明·刘基《苦斋记》-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
【组词】
凌晨五时;霜晨;晨步、 晨省、 晨安、 晨暝、 晨旭、 晨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