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3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39:03
古来: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从古代到现在,通常用来描述某事物或现象的历史悠久性或传统性。它强调了时间的久远和历史的连续性。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古来”常用于描绘历史背景或传统俗,如“古来英雄皆寂寞”(李白《将进酒》)。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古来”可能用于强调某事物的历史悠久,如“这个俗古来有之”。 专业领域:在历史学或考古学中,“古来”用于描述古代遗迹或文物的历史价值,如“这座古城古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同义词:自古、自古以来、历来 反义词:现代、当下、如今
“古来”由“古”和“来”两个字组成。“古”表示古代,“来”表示到现在。在古代汉语中,“古来”就已经是一个常用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古来”常与尊重传统和历史的价值观相联系。它强调了历史的连续性和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文化重视历史和传统的体现。
“古来”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深远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历史的厚重和时间的流逝,引发对过去的思考和对传统的尊重。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中听到当地人自豪地说:“我们这里的*俗古来有之,代代相传。”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力量和魅力。
诗歌: 古来山河多壮丽, 英雄豪杰竞风流。 岁月如歌传千古, 今朝我辈续春秋。
视觉联想:一幅描绘古代战场或古城的画作,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古来的气息。 听觉联想:一首古筝或古琴的乐曲,悠扬的旋律仿佛在诉说着古来的故事。
在英语中,“古来”可以对应为“since ancient times”或“from antiquit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时间的久远和历史的连续性。
“古来”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它不仅是一个描述时间的词汇,更是一种对传统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思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古来”这个词,有助于我更好地把握汉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深度。
1.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故也。 、 《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大古冠布。 、 《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以是为近古也。 、 《文选·张衡·东京赋》-慨长思而怀古。 、 《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 、 《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 清·黄宗羲《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组词】
远古、 古字、 古器、 古货、 古贤
2.
【来】
慰劳。
【引证】
《说文》-勑,劳也。从力,來声。字亦作俫。 、 《诗·郑风·女曰鸡鸣》。高亨注:“来,借为勑。”-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 《汉书·平当传》-劳俫有意者。 、 《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 《诗·魏风·硕鼠》-莫我肯勑。 、 《韩非子·王道》-贤者勑其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