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5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56:03
“公尺”是一个度量单位,通常指国际单位制中的长度单位“米”(meter)。在中文里,“公尺”是“米”的旧称,现在更常用“米”来表示。1公尺等于1米,是国际通用的长度标准单位之一。
“公尺”源自法语“mètre”,经由日语“メートル”传入中文。最初在中文中被称为“米突”,后简化为“米”,而“公尺”则是“米”的另一种称呼,现在已较少使用。
在**,随着国际单位制的普及,“米”逐渐取代了“公尺”成为主流的长度单位称呼。这种变化反映了科学技术标准化的全球趋势。
“公尺”作为一个度量单位,通常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但它与精确测量和标准化有关,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科学、工程和技术等领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更*惯使用“米”来描述长度,例如在购买布料或测量房间大小时。
在诗歌中,可以将“公尺”用作比喻,如“他的爱如同一公尺长的红线,牵连着两颗心”。
看到“公尺”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测量工具如卷尺或直尺的图像。听觉上,可能会想到测量时卷尺拉出的声音。
在英语中,对应的中文“公尺”是“meter”,在法语中是“mètre”,在德语中是“Meter”。这些词汇在各自语言中都是标准的长度单位。
“公尺”作为一个度量单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但它反映了语言随着科技和社会发展而演变的过程。了解“公尺”的历史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变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些基本单位对于精确沟通至关重要。
1.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2.
【尺】
(指事。小篆,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本义:十寸)。
同本义,量词。长度单位。
【引证】
《说文》-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所以指斥规榘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