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1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18:49
开宗明义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开宗”即开启宗派或学派,“明义”即阐明宗旨或意义。基本含义是指在一开始就明确表达主题或宗旨,不绕弯子,直接切入正题。
“开宗明义”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开宗明义,以告天下。”原指开启宗派,阐明宗旨,后来泛指一开始就明确主题或宗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直接和明确是受到推崇的交流方式。因此,“开宗明义”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在沟通和表达中要清晰、直接。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清晰、明了的印象,让人联想到高效和专业的沟通方式。它鼓励人们在表达时避免不必要的复杂和模糊。
在撰写报告或论文时,我经常会在引言部分使用“开宗明义”来确保读者从一开始就了解我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发现。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开宗明义,诗篇启,字字珠玑,意深远。”
想象一个演讲者在台上,清晰有力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背景音乐简洁明快,这种场景与“开宗明义”的意境相契合。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ut to the chase”,意为直接进入主题或重点。
“开宗明义”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成语,它不仅在文学和学术写作中起到重要作用,也在日常沟通中帮助人们更有效地表达自己。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清晰度和效率。
开,张也;宗,本也;明,显也;义,理也。言此章开张一经之宗本,显明五孝之义理,故曰开宗明义章也。
在这~的第一信里,请你们容我在你们面前介绍我自己。
1.
【开】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開,张也。 、 《老子》十章-天门开阖。 、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 《易·系辞上》-开物成务。 、 《乐府诗集·木兰诗》-开我东阁门。 、 《资治通鉴·唐记》-遂开门纳众。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 《广东军务记》-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
【组词】
开城、 开门钱
2.
【宗】
(会意。从宀示。示,神祇,宀,房屋。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本义:宗庙,祖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宗,尊祖庙也。 、 《虞书》。传:“主郊庙之官。”-汝作秩宗。 、 《周礼·肆师》-凡师甸用牲于社宗。 、 《仪礼·士昏礼》-承我宗事。 、 《诗·大雅·凫鹥》-既燕于宗。 、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寡君闻君有不令之臣为君忧,无宁以为宗羞? 、 《孔子家语》-故筑为宫室,设为宗祧。
【组词】
宗守、 宗邑、 宗稷、 宗仪、 宗彝、 宗器
3.
【明】
(会意。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jiǒng),从月,取月之光;从囧,取窗牖之明亮。本义:明亮,清晰明亮)。
同本义。与“昏暗”相对。
【引证】
《说文》-朙,照也。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照临四方曰明。 、 《诗·齐风·鸡鸣》-东方明矣。 、 《国语·周语》-明,精白也。 、 《书·洪范》-视曰明。 、 《礼记·中庸》-明则著。 、 《尔雅》-明星谓之启明。 、 《诗·小雅·大东》-东有启明。 、 《荀子·天论》-在天者莫明于日月。 、 唐·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 苏轼《赤壁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 方苞《狱中杂记》-禁卒居中央,牖其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气。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明月斜挂。 、 唐·杜甫《春夜喜雨》-江船火独明。 、 蔡元培《图画》-明暗之掩映。
【组词】
明星、 明珠、 明明、 明丢丢、 明晃晃、 明晦、 明彩
4.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