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0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00:08
投靠:指个人或团体为了寻求庇护、支持或加入某个组织、团体或个人而主动前往依附。
投靠一词源于汉语,由“投”和“靠”两个字组成。“投”原意为抛掷,引申为前往;“靠”意为依赖。两者结合,形成了现在的含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投靠有时带有负面含义,尤其是在政治或军事背景下,可能被视为不忠或背叛。然而,在现代社会,投靠更多被视为一种生存策略或寻求帮助的方式。
投靠一词常带有一种无奈或被迫的情感色彩,尤其是在描述个人在困境中寻求帮助时。它也可能引发对忠诚和信任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投靠可能发生在失业、家庭变故或其他困难时期,人们寻求亲戚朋友的帮助和支持。
在诗歌中,可以将投靠比喻为迷失的旅人寻找归宿:
“在茫茫人海中,我如一叶孤舟,投靠于你的港湾,寻找一丝温暖。”
投靠可能让人联想到孤独的身影在风雨中寻找避难所的画面,或是悲伤的音乐旋律,传达出无助和寻求庇护的情感。
在英语中,投靠可以对应为“seek refuge”或“ally with”,但其使用和文化内涵可能有所不同。
投靠是一个多维度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情感色彩。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人们在困境中寻求帮助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1.
【投】
(会意。从手,从殳。殳(shū),古兵器。合起来表示手拿兵器投掷。本义:投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投,擿(掷)也。 、 《左传·昭公五年》-受其书而投之。 、 《诗·大雅·柳》-投我以桃。 、 《礼记·曲礼上》-毋投与狗骨。 、 《楚辞·招魂》-投之深渊些。 、 《汉书·贾谊传》-欲投鼠而忌器。 、 《史记·魏公子列传》-以肉投馁虎。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作投击势。 、 《聊斋志异·狼三则》-投以骨。 、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孤羊投群狼。
【组词】
投兵、 投注、 投食、 投绂
2.
【靠】
(形声。从非,告声。从“非”,表示相违背。本义:相背)。
相依。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今俗谓相依曰靠,古人谓相背曰靠。”-靠,相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