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2:12
昭彰(zhāo zhā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明显、显著、清晰可见。它通常用来形容某种性质、特征或行为非常明显,以至于无法忽视或否认。
昭彰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昭彰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其字形和意义在历史演变中相对稳定。昭字有明亮、显著的意思,彰字则有显露、表明的含义,两者结合形成了昭彰这一词汇。
在文化中,昭彰**常与正义、真理联系在一起,强调事物的明显性和不可否认性。在社会背景中,它常用于强调法律的公正和证据的明确。
昭彰一词给人以正直、明朗的情感反应,常与正义和真理的追求相关联。它强调事物的明显性和不可忽视性,有助于强化论点的说服力。
在日常生活中,昭彰可以用来描述那些明显的事实或行为,如在讨论社会问题时,可以用昭彰来形容问题的严重性和明显性。
在诗歌中,昭彰可以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的壮丽,如“山川昭彰,日月同辉”。
昭彰一词可以联想到明亮的光线、清晰的画面,以及响亮的声音,这些都是明显和显著的象征。
在英语中,昭彰可以对应词汇如“evident”或“obvious”,它们都强调事物的明显性和不可忽视性。
昭彰是一个强调明显性和显著性的词汇,它在文学、法律和日常对话中都有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和说服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昭彰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它帮助我们清晰地传达事物的明显性和不可否认性。
1.
【昭】
(形声。从日,召声。本义:明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昭,日明也。 、 《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 《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组词】
昭式、 昭列、 昭衍、 昭亮、 昭美
2.
【彰】
(会意兼形声。从彡从章,章亦声。章,显著;彡(shān),加上修饰。本义:明显,显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彰,文彰也。 、 《广雅·释诂四》-彰,明也。 、 《书·皋陶谟》-彰厥有常。 、 《吕氏春秋·怀宠》-义理之道彰。 、 《书·伊训》-嘉言孔彰。 、 《荀子·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史记·货殖列传》-得势益彰。 、 《世说新语·自新》-何忧令名不彰邪?
【组词】
彰弥、 彰明昭著、 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