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4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46:21
词汇“异姿”的深入学习和分析:
“异姿”字面意思指的是与众不同的姿态或姿势。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物表现出非同寻常或独特的姿态,可能是因为其独特性、美丽、奇特或不寻常。
“异姿”由“异”和“姿”两个字组成。“异”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不同、特别;“姿”字则指姿态、样子。随着语言的发展,“异姿”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与众不同的姿态。
在东方文化中,“异姿”常与优雅、神秘联系在一起,如古代诗词中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姿态。在西方文化中,也可能与艺术、表演相关联。
“异姿”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好奇心,可能联想到优雅、神秘、独特等情感。
在观看芭蕾舞表演时,舞者们的异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种超越常人的优雅和力量感令人难忘。
在诗歌中:“月光下,她的异姿如梦如幻,轻盈的步伐在夜空中留下一串串银色的足迹。”
想象一位舞者在舞台上展现出异姿,伴随着悠扬的音乐,这种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能带来强烈的艺术享受。
在不同文化中,“异姿”可能都有类似的表达,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异姿”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能够很好地描述那些独特、美丽或引人注目的姿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
2.
【姿】
(形声。从女,次声。本义:姿态)。
同本义(“姿”侧重于呈现的姿势、风度)。
【引证】
《说文》。按,态者,材艺巧善也。即才能、贤能本字。-姿,态也。 、 《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雄姿英发。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姿态万变。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无风亦呈袅娜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