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1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6:33
“智障”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智力障碍,即个体在智力发展上显著低于平均水平,通常伴随着适应行为方面的缺陷。在医学和心理学领域,这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描述一种认知功能障碍。
在文学作品中,“智障”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角色的特征,有时带有同情或探讨社会对待这类人群的态度。在口语中,这个词汇有时被用作贬义词,用来侮辱或贬低他人,这种用法是不恰当的,因为它歧视了智力障碍者。在专业领域,如特殊教育或心理学,这个词汇是中性的,用于准确描述一个医学或心理状态。
同义词在专业语境中使用,而反义词则描述智力高于常人的状态。
“智障”一词源于对智力障碍的医学描述,随着社会对特殊需求人群认识的加深,这个词的使用逐渐规范化,但在非正式语境中,其贬义用法仍然存在。
在某些文化中,智力障碍者可能面临歧视和排斥,这反映在“智障”一词的负面使用上。社会逐渐意识到这种用法的伤害性,并推动语言的正面使用和包容性。
对于许多人来说,“智障”一词可能引起负面情感,因为它与歧视和排斥相关。然而,在正面语境中,它可以唤起对智力障碍者同情和支持的情感。
在个人经历中,正确使用“智障”一词可以帮助理解和同情智力障碍者,而错误的使用则可能伤害他人。
在创作中,可以将“智障”一词用于塑造具有挑战但充满希望的角色,展示他们的生活和斗争。
通过视觉艺术或纪录片,可以展示智力障碍者的生活,帮助观众建立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同情。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mental retardation”或西班牙语的“retraso mental”,都有类似的词汇,但其社会接受度和使用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智障”一词在专业领域是一个必要的术语,但在日常使用中应避免其贬义用法,以促进社会的包容性和理解。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对于尊重和理解智力障碍者至关重要。
1.
【智】
(会意兼形声。从日,从知,知亦声。“知”的后起字。本义:聪明,智力强) 同本义。
【引证】
《荀子》引《孟子》-然后智生于忧患。 、 《韩非子·说难》-甚智其子。 、 《墨子·公输》-不可谓智。 、 《三国志·诸葛亮传》-智术浅短。 、 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
【组词】
智赛隋何,机强陆贾、 智数
智慧,智谋。
【引证】
《法言·脩身》-智,烛也。 、 《韩非子·显学》-智,性也。 、 《淮南子·俶真》-智者,心之府也。 、 《管子》-四时能变谓之智。 、 贾谊《治安策》-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
【组词】
智着、 才智、 智刃
2.
【障】
(形声。从阜,章声。阜,土山。从阜,与高下、险阻有关。本义:阻塞,阻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障,隔也。 、 《通俗文》-蕃隔曰障。 、 《国语·周语》-陂障九泽。 、 《左传·昭公元年》。服注:“陂障其水也。”-障大泽。 、 《吕氏春秋》-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
【组词】
障翼、 障距、 障塞、 障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