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0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01:29
电子侦察卫星是指用于收集敌方电子信号情报的卫星。它们通常配备有高灵敏度的接收器和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能够截获、分析和定位地面、空中或太空中的电子通信和雷达信号。
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情报和航天技术中,“电子侦察卫星”是一个常用词汇。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未来的科技战争或**活动。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除非在与军事科技相关的讨论中。
同义词:信号情报卫星、电子情报卫星 反义词:通信卫星(主要用于传输信息,而非收集信息)
“电子侦察卫星”这个词汇结合了“电子”(与电子技术相关)、“侦察”(指收集情报的活动)和“卫星”(在太空中运行的航天器)。随着电子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发展,这个词汇在20世纪中叶开始被广泛使用。
在冷战期间,电子侦察卫星成为美苏两国**活动的重要工具。它们在现代军事战略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是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中的敏感话题。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电影中的高科技装备,或是国际政治中的秘密行动。它带有一定的神秘感和紧张感,与国家安全和军事机密紧密相关。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科技新闻或军事话题时。例如,在新闻报道中提到某国发射了新的电子侦察卫星,以增强其情报收集能力。
在科幻小说中,电子侦察卫星可能被描绘为连接地球与外太空的眼睛,监视着宇宙中的每一个角落,为人类探索未知的边界提供支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颗卫星在太空中静静地漂浮,接收着来自地球的微弱信号。音乐方面,可能会联想到紧张的**电影配乐,强调秘密和悬疑的氛围。
在不同语言中,如俄语的“электронное разведывательное спутниковое”或中文的“电子侦察卫星”,这个概念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是指用于电子情报收集的卫星。
“电子侦察卫星”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词汇,它在军事和情报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这个词汇不仅有助于理解现代战争和*活动的技术层面,也能增进对国际政治和安全议题的认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专业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库,提高在特定领域的沟通能力。
1.
【电】
(形声。从雨,申声。本义:闪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电,阴阳激耀也。 、 《五经通义》-电,电光也。 、 《谷梁传·隐公九年》。疏:“霆者,霹雳之别名。有霆必有电,故传云:‘电,霆也。’按,霆,电实同一词,后来歧为二义:其声曰霆,其光曰电。”-三月癸酉,大雨震电。震,雷也,电,霆也。
【组词】
电火
2.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
3.
【侦】
(形声。从人,贞声。本义:探伺,暗中察看)。
同本义。
【引证】
《字汇》-外令兄弟求其纤过,内使御者侦伺得失。
【组词】
侦知、 侦伺、 侦者
4.
【察】
(形声。从宀(mián),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察,复审也。 、 《楚辞·离骚》-览察草木。 、 贾谊《道术》-纤微皆审谓之察。 、 《吕氏春秋·本味》-察其所以然。 、 《史记·魏公子列传》-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 宋·苏轼《石钟山记》-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组词】
观察、 觉察
5.
【卫】
(会意。从韋币从行。甲骨文中“卫、韦”同字。意思是在大道(行)站岗保卫(韦)。本义:保卫;防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卫,宿卫也。 、 《玉篇》-卫护也。 、 《战国策·赵策》-以卫王宫。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备一夕之卫。 、 诸葛亮《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组词】
卫籍、 守卫、 自卫、 捍卫、 卫守、 卫助、 卫足、 卫侍、 卫社、 保家卫国;卫卒、 卫养、 卫从、 卫蔽
6.
【星】
(象形。从晶,生声。晶象形。本义:星星)。
同本义 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
【引证】
《说文》。按,散文则统谓之星,对文则五纬为星,二十八宿为辰。-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 、 《书·尧典》-日月星辰。 、 《书·洪范》。郑注:“星,五星也。”-四曰星辰。 、 《荀子》-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照耀)
【组词】
星筹、 星霜、 星桥、 星布、 星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