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9:50
卒年:这个词通常指的是一个人去世的年份。在历史文献、传记、墓志铭等场合中,卒年用于记录和纪念一个人的生命终结。
卒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包括“结束”、“完成”等。年字则指时间单位“年份”。两者结合,卒年即指生命的结束之年。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至今含义基本未变。
在**传统文化中,卒年常与尊重和纪念逝者相关联。在家族和社区中,记录和传承卒年是对先人的一种尊重和纪念方式。
提到卒年,可能会引起一种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思考生命的意义。
在家族历史研究中,我发现了一些祖先的卒年记录,这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家族的历史和传承。
在诗歌中,卒年可以用来表达对逝去时光的哀思:
岁月如梭逝,卒年记心间。 故人虽已去,思念永流传。
提到卒年,可能会联想到古老的墓碑、沉重的历史书籍或哀伤的挽歌。
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可能是“year of death”或“date of death”。不同文化中,对卒年的重视程度和记录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卒年作为一个记录生命终结的词汇,在历史和文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对个体生命的记录,也是对社会历史的一种见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卒年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和情感。
1.
【卒】
(指事。小篆字形,在“衣”上加一点标记,表示穿这种衣服的人。本义: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衣上著有标记,以区别于常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卒,隶人给事者为卒。卒,衣有题识者。
2.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