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5:4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5:47:12
凶蛮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凶”和“蛮”。其中,“凶”通常指凶恶、凶狠、危险的意思,而“蛮”则有野蛮、粗鲁、不文明的含义。结合起来,“凶蛮”形容一个人或行为既凶狠又野蛮,缺乏文明和道德约束。
“凶蛮”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凶”和“蛮”两个字组合而成。在古代汉语中,“凶”和“蛮”都有各自的历史和演变,但组合成“凶蛮”后,其含义更加具体,强调了凶狠和野蛮的双重特性。
在**文化中,“凶蛮”通常带有负面色彩,与文明、和谐相对立。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常用来批评那些行为粗鲁、缺乏教养的人或群体。
“凶蛮”一词给人带来的是负面情感,如恐惧、厌恶和不安。它让人联想到暴力、无理和危险。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凶蛮”来形容那些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行为粗鲁的人,提醒自己避免这样的行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凶蛮的风,撕裂了宁静的梦。”
视觉上,“凶蛮”可能让人联想到野兽的凶猛面孔或暴风雨的狂野景象。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野兽的咆哮或风暴的呼啸。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ferocious”或“savage”,它们也传达了凶狠和野蛮的意味。
“凶蛮”是一个强有力的词汇,能够准确地描述那些凶狠且野蛮的行为或个体。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精确性。
1.
【凶】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 、 《尔雅》-凶,咎也。 、 《易·系辞》-吉凶者,言乎其得也。 、 《书·洪范》-一曰凶短折。 、 《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日月告凶。 、 《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
【组词】
凶兆、 凶宿、 吉凶未卜;凶星
2.
【蛮】
(形声。本义:中国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旧时也用以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蛮,南蛮也。 、 《周礼·大司马》-蛮畿。 、 《周礼·职方氏》-蛮服。又,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 、 《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 、 《书·禹贡》-三百里蛮。 、 《诗·小雅·采芑》-蛮荆来威。 、 《国语·周语》-蛮夷要服。 、 杜甫《闷》-瘴疠浮三蜀,风云暗百蛮。
【组词】
蛮声哈剌、 蛮人、 蛮布、 蛮风、 蛮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