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4:1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4:14:53
安检:字面意思是安全检查,是指在特定场所或活动前对人员、物品进行检查,以确保安全无虞,防止危险物品或行为进入或发生。
安检一词源于对“安全”和“检查”两个词汇的结合,随着恐怖主义和安全威胁的增加,安检的概念和实践在20世纪中后期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
在现代社会,安检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反映了社会对安全的重视和对潜在威胁的防范。它也引发了对个人隐私和自由的讨论。
安检往往让人联想到秩序、规则和保护,但也可能引发焦虑和不便,尤其是在等待时间较长或程序繁琐时。
在旅行中,安检是不可避免的环节,它确保了乘客的安全,但也要求我们遵守一定的规则和准备。
在诗歌中,安检可以被描绘为一道无形的墙,隔绝了危险,也限制了自由:
安检的金属探测器, 无声地诉说着保护与束缚, 每一次通过, 都是对未知的敬畏。
安检的视觉联想通常是金属探测门、X光机和手持扫描器。听觉上,可能是哔哔的警报声或安检人员的指令。
在不同文化中,安检的严格程度和公众对其的接受度各不相同。例如,美国和欧洲的机场安检通常较为严格,而某些亚洲国家的安检程序可能更为高效和人性化。
安检作为现代社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技术的发展,也反映了社会对安全的共同追求。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安检的多重含义和应用场景,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和理解他人的表达。
1.
【安】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引证】
《尔雅》-安,定也。 、 《庄子·天地》-共给之为安。 、 《周书·谥法》-好和不争曰安。 、 《仪礼·少牢礼》-心皆安下切上。 、 《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 宋·苏洵《六国论》-然后得一夕安寝。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谢庄遂安。
【组词】
安睡;安寝;安抵、 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 安帖、 安席
2.
【检】
(形声。从木,佥(qiān)声。本义:书匣上的标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今字作签。-检,书署也。 、 《后汉书·公孙瓒传》-辄皂囊施检。
【组词】
检封、 检素